• 18

    2019

    -

    02

    元宵節是怎么來的?除了吃湯圓還有什么習俗?

    作者:

    Attractive Coating


   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了,可是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?很多人都只知道元宵節有湯圓吃,除此之外還有些什么習俗呢?作為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,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好好回味一下。
    元宵節是怎么來的?除了吃湯圓還有什么習俗?
    一、元宵節是怎么來的?
      元宵節,又稱上元節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燈節,是中國的傳統節日,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,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,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,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“太一”的活動,被后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。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,對于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。 
    元宵,原意為“上元節的晚上”,因正月十五“上元節”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,后來節日名稱演化為“元宵節”。元宵之夜,大街小巷張燈結彩,人們賞燈,猜燈謎,吃元宵,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,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。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,只稱正月十五日、正月半或月望,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。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,又稱上元,唐末才偶稱元宵。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。到了清朝,就另稱燈節。在國外,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。
    二、除了吃湯圓還有什么習俗?
    1. 吃湯圓
      元宵節,南方人吃湯圓,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。做湯圓所用的糯米性平、味甘、補虛調血、健脾開胃、益氣止瀉,有暖中、生津和潤燥的功能。再者各類湯圓常規餡主要以果料和干果為主,包括芝麻、核桃、花生,再加上植物油,營養價值就“更上層樓”。水煮湯圓是最簡單的做法,其實也是最健康的吃法。
    2. 猜燈謎
      猜燈謎咱們提到過,從古流傳至今。在元宵節當天,很多地區的主街道會點亮燈籠,掛上準備好的燈謎條等大家去猜。各種謎語對應著各類獎品,猜對了快樂加倍,猜錯了也能樂呵一段時間。
    3. 看燈展
      元宵節的夜晚是絢麗且熱鬧的,每逢正月十五,鬧花燈看燈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,從西漢開始就傳承到現在了呢。到了正月十五,大街小巷都會掛滿燈籠,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燈籠裝扮整天大街。有小朋友喜歡的動物,也有大人們嘆為觀止的宮燈等等。
    4. 掛花燈
      民間掛花燈則有一美麗的傳說,古時一獵人射死了一只神鵝,,玉帝聞訊大怒,要為神鵝報仇,要于正月十五焚人間,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間向人們報告了這一消息。人們決定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戶戶掛紅燈,放煙火,待天兵要下凡時,見火光一片。以為火早就燒起來了,便不再下界,直接向玉帝交差,人間得免一難,此后,每至此日,家家戶戶都掛花燈。
    5. 舞獅子
      元宵節的夜晚是絢麗且熱鬧的,每逢正月十五,鬧花燈看燈展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,從西漢開始就傳承到現在了呢。到了正月十五,大街小巷都會掛滿燈籠,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燈籠裝扮整天大街。有小朋友喜歡的動物,也有大人們嘆為觀止的宮燈等等。
    6.
      “走百病”,也叫游百病,散百病,烤百病,走橋等,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。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游,結伴而行,見橋必過,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。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,有的在十五日,但多在十六日進行。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,成群結隊走出家門,走橋渡危,登城,摸釘求子,直到夜半,始歸。
    7. 情人節
     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,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,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,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,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,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,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。元宵燈節期間,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。
      值此元宵佳節之際,廣東創智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恭祝大家闔家幸福,團團圓圓,元宵節快樂!

    2019元宵節,猜燈謎,廣東創智,元宵節是怎么來的,吃湯圓

    相關資訊

    暫無數據

    暫無數據

  • 猎奇影院